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就业好不好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就业好不好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立院校,创建于1993年,是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工业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学府。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工业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和实践经验。学院的工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备,专业设置齐全,涵盖了工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部领域。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图片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图片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图片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图片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介绍花香不惹蝶自来发布者: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日期:2010-06-07“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挺不错,本来这次打算招收四五十名毕业生,没想到毕业生真抢手,地质、测量、物探、工民建四个专业我才招到10名学生。”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11家单位举行的订单培养项目合作暨就业协议签字仪式上,中核韶关金宏铀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定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1月份开始,甘肃各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企业双向见面会一场连着一场,没有停过,即将毕业的学生也是东奔西跑,马不停蹄。但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却是一片平静,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教学、实习以及就业分配。“我们今年不打算再举办双向见面会了,因为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被预定了。”该院院长曹爱明说。
近年来,我们不时看到各类媒体对这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甚至连名字许多人都还不是很熟悉的学院的就业情况进行过多方面报道,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比较突出的今天,一所既非百年老校,也非著名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的?迎着初冬的第一场雪,记者专访院长曹爱明,试图揭开这个谜底。
题记
抓住机遇困境之中谋求发展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天水市,毗邻闻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其前身是天水地质学校,始建于1979年,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移交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管,甘肃省教育厅实施教育行政管理;2009年4月,移交划转甘肃省教育厅管理。 1999年之前,由于主要是为中国核工业培养人才,毕业生就业不愁,学校的发展比较平稳。但移交地方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出现了很多问题:人心不稳,不少骨干教师调走,学校招生数量下降,管理质量下滑。特别是2000年,甘肃省百所中专学校“损兵一半”,有的被兼并,有的改制为行业培训中心,有的毫不情愿地退出了职业教育行列。受大环境影响,大家人心惶惶,不少人觉得学校前途渺茫。 2000年12月,新的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开始重振山河。他们根据学院现状,分析各方因素后大胆提出了“六项奋斗目标”,核心是“申办高职”。为论证可行性,学校党委先后召开中层领导干部会议、全体教职工会议,反复讨论、认真研究,最后大家认为申办高职是学院目前的最好出路。但要申办成功,基本建设必须初具规模,此后一栋建筑面积1485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可容纳5000名学生的2号教学楼于2001年4月正式开工;同时一栋6570平方米、可容纳1380名学生的3号学生公寓楼也相继开工。与此同时,申办高职的步伐也是马不停蹄,一方面学院为升格创造硬件条件,另一方面用自己的真情、诚意和艰苦奋斗精神争取各方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7月,学校成功申办为高职学院,9月19日,正式揭牌,甘肃工学院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准确定位根据市场培养人才
“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是甘肃工学院保证毕业生就业的“绝招”之一。成功申办为高职学院仅仅是第一步,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如何办好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这是学院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真正的质的变化。“当初我们走了一段弯路,”曹爱明院长说,刚刚升格为高职院校时,学院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设置了一些当地紧缺的专业,但没想到的是当年三年制高职生报到的只有76人。经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这些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有限,而且,虽然缺人才,但没有编制,人才进不去,就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许多学生不敢报。初战并不顺利。院领导班子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后,提出升格后的新学院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并在全院进行了大讨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行业服务?经过热烈的讨论全院上下达成共识:“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为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学院成立了多个调研小组,由院领导带队,从原来的合作单位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详细的调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对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地方就是一棵大树,行业则是一座大山,学院的发展既要背靠大树,也要背靠大山,所以学院必须既为地方服务,也要为核工业服务。一套全新的办学思路随之形成:“立足行业,服务甘肃,面向全国”。立足行业,为中国核工业发展服务。在调研过程中,工学院发现核工业经过低谷之后已进入复苏阶段,但之前由于人才流失较多,急需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学院立即恢复了原有地质类专业,并把地质类专业确定为学院的主干专业、重点专业。先后开设了地质、水文、物探、测绘、基础工程、工业分析等6个专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返聘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工作;聘请中国工程院地质学院士、西藏地质局总工多吉为客座教授;从核工业219大队、213大队聘请专家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一人口大市,第二工业城市,制造业、化工业、建筑业、电子信息业、旅游服务业等是天水市的核心产业。天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生产、管理人才。特别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从事生产、管理一线的专门人才。于是,学院与天水市旅游局、天水市麦积山风景管理局联合开办了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承担了“伏羲文化旅游节”、“黄金周旅游专列”、“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动的接待工作。为天水天辰大酒店、阳光饭店等宾馆饭店培训了旅游从业人员。在天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水旅游培训中心在学院成立,承担了为陇东南旅游业培训从业人员的工作。为传承天水手工艺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并聘请天水市民俗民间工艺美术师协会会长王占云等3名民间艺人为客座教授。思路决定出路,由于学院本着“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原则培养学生,所以有的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像西藏地质局、新疆、宁夏地矿局等用人单位因为严重缺人与学院联合办起了在职职工培训班。
校企合作订单在先招生跟进
“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科学定量培养学生”是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保证学生就业的又一“绝招”。“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要培养企业最称心的人才,就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实行校企联合,让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参与人才培养。”曹爱明院长说,近年来,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寻找市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目前已与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江苏、北京、重庆等省(市、区)的8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不乏国内甚至国际著名的大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设置,结合专业、岗位和需要,该熟的熟,该精的精,该减的减,企业需要什么,学院就教什么。如同样是物业管理,四川的物业管理和北京的物业管理就有很大的区别,所以针对北京培养物业管理人才和针对四川培养物业管理人才课程设置是不同的,各有侧重。有的专业企业很需要,但没有教材,学院就组织教师和专家自己编写,如开设旅游专业后,关于甘肃旅游的教材没有,全是学院自己编的,曹爱明院长就亲自主编了好几本教材。装潢设计专业,由于装潢材料每年都有新产品推出,教材要跟上市场的步伐,就得每年变化,所以几乎每个假期甘肃工学院都在组织教师编教材。在教学进度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采用“2+1”模式培养,学生进校后在校进行两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三年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相配套,学院还定期派优秀专业教师到用人企业去实践,定期对接纳学生企业进行回访,同时还聘请用人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客座教授,使师资队伍更加实用,与企业上岗要求贴近。有的采用“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发挥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种氛围中成长成才,毕业后不需企业培训直接在企单位上岗工作。经过几年来的探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已经形成了“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企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以“2+1”模式构建为重点,创新了与行业“全方位合作”、“订单式培养”、“实训??试用??就业”一条龙等多种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运作模式,不断丰富其内涵,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能操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学院“出招”助推学生全面就业
“学院主动出击,拓宽渠道,帮助学生就业”也是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实现高就业率重要保证。职业院校办得怎么样,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招生和就业,招不来学生,学院的发展就有问题了,招来的学生毕业后就不了业,以后招生也就难了。“出口畅,则进口畅,出口有问题,进口问题就大了。所以学生就业更为重要。”曹爱明院长说,近年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定位为“学院第一要务”、“党政一把手工程”,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全院上下“想毕业生之所想,给毕业生之所需”,为毕业生创造各种有利就业环境,共同帮助其尽早就业。调查和研究,是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就业工作作为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较强的工作,必须以熟悉各地就业需求为依托,才能在每一环节中,有计划、有措施、有远见、有成效的推进。为此,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调研活动,推介毕业生,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签署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对毕业生集中工作的地区,回访老单位,开发新市场,做到老单位不掉链,新单位不断线,采取走访用人单位的形式,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进行摸底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一方面为应届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了解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在校生进行引导、培训,为今后的就业工作创造条件。
由于调研工作扎实,输出的学生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企业满意,愿意交心,所以工学院与许多有本校毕业生的单位成了朋友,对他们每年的需求情况也非常熟悉,推介毕业生就容易得多。同时,调研的过程中还掌握了不少学科的前瞻性,为专业的设置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目前,“就业兴、招生兴,招生兴、学院兴”的理念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深入人心,依靠全院上下,共建形式多样、渠道多元、全员参与的就业推荐机制也已形成,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居甘肃兄弟院校前列。
扶贫助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爱心打动人”是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取得招生、就业两旺的制胜法宝。“教育本身就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行业,学院有社会责任感,才能打动学生,打动企业,学生才愿意进来,企业更容易接受。”曹爱明院长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者比较多。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学院依托国家奖学、助学金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为他们走向就业、创业道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经过努力,2007年,国家一次性对工学院投入国家奖学金13.6万元/年;2008年秋季,投入甘肃省国家励志奖学金36万元/半年;甘肃省国家助学金223.752万元/半年,全学年投入金额总计达到533.104万元。同时学院挖掘内在潜力,投入一定比例资金,设立学院奖学金20万元/年,校内生活补助70万元/年。并积极争取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用人部门帮困助学,先后有十几家单位出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十一家公司资助150名学生75万元(三年资助总额);深甘助学基金2.2万元/年;天水华龙公司在学院设立“华龙奖学金”1万元/年……一系列帮困助学的措施让该院在校贫困生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为学习增添了动力,真正圆了大学梦。不仅如此,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方面也走在了同行的前面。2008年,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调整当年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程测量、采矿等专业的订单式培养计划,为陇南、天水灾区及环县静宁县等贫困地区考生与核工业甘肃矿业局签订了84名2008级新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协议。订单式培养协议承诺,对委托培养的84名陇南(34名)、天水(10名)灾区及环县(20名)、静宁县(20名)2008年考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核工业甘肃矿业局、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助三年,用人单位三年每人资助共计5000元,总资助额42万元;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给这些学生免除全部学费4500元/学年,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困难补助,共计45900元。两单位共同资助这些学生总计90余万元。核工业甘肃矿业局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车间)和顶岗实习岗位;三年后正式接收这些学生在其单位工作。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义举,不仅让灾区学子感受到了温暖,让用人单位看到了厚德,也让全社会看到了责任感。花已香。现在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占地398亩,校舍面积12733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8300人,教职工542人(含外聘教师),58个专业及方向,54个实验室,多媒体报告厅、校园网、电子阅览室、数学建模实验场、语音室、电教编辑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一应俱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风正劲。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以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朝着“行业著名、地方闻名”、“万人规模、本科层次”的目标,奋勇前进。摄影赵新博
转自:甘肃经济日报
毕业生就业1、我院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负责全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已形成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院建立有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甄选、发布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及信息,为毕业生参加网上招聘搭建了安全高效的网络平台。
2、每年组织大型专场招聘会,邀请企事业单位直接到我院招聘毕业生。学院就业机构成立有毕业生推荐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定期分赴全国各地,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内部,了解用人需求,推荐我院毕业生,已经与全国600多家单位达成了用人意向。
3、目前我院已经与全国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合作关系,与全国80多所地矿事业单位及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应届毕业生还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4、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建设、电子电器、旅游商贸等相关企业大量进入大关中地区,这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我院已经与新入驻天水工业园区的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方便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就业。
对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挺不错的。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挺不错的,在当地挺有名气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天水地质学校,原隶属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后为核工业部),现为甘肃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甘肃省最早成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地处“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招生对象及条件
1、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已经取得考生号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高中阶段同等学历的社会人员、复员军人。
2、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免试条件
1、在校期间参加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和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者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完成高考报名手续后可向相关的高职院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组织考核,认定合格者录入相关专业,不再参加高职单招考试。
2、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经省教育厅核实资格、高等职业学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高考平台公示后,可由有关高等职业院校面试录取。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挺不错的,在当地挺有名气的。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天水地质学校,原隶属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后为核工业部),现为甘肃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甘肃省最早成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地处“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
学校占地面积325亩,校园建筑总面积2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建有108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训中心,其中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75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331人,校内专任教师252人,校外兼职教师2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22人,中级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46人,研究生学位以上教师97人,“双师型”教师254人。
以上内容参考: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网上报名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