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全面启动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同志就第45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答记者问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全面启动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全面启动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全面启动

45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9822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为了全面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20186月,人社部组织开展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通过选拔,共有497名选手入围国家集训队,此外,根据相关规定,19名符合条件的第44届世赛备选选手也直接入围国家集训队。8月下旬,人社部公布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名单和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名单,并召开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动员会,对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作出全面部署。

近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同志,就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

众所周知,在2017年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获得1578铜和12个优胜奖,一举跃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榜首,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登上了世赛技能巅峰。现在开始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面临怎样的竞争形势?我国对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设定了怎样的目标?

:我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先后参加了4届世赛,累计取得了20金、15银、15铜和41个优胜奖,实现了从奖牌到金牌的突破,从夺金到跃居金牌榜、奖牌榜榜首和团体总分第一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特别是在第44届世赛上,一举跃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榜首,并斩获阿尔伯特·维达大奖,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同时,我国还成功获得了第46届世赛举办权,实现了申办、参赛双丰收的光荣任务和为党的十九大献礼的历史使命。

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世界技能竞技“第一阵营”,但客观地讲,我们还不是技能强国,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一是总体竞争加剧。世界技能组织成立于1950年,到2010年我国加入时,只有53个成员国家和地区。但现在其成员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79个,比2010年增加了26个。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技能,重视技能运动,在比赛项目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参与的国家和地区多了,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二是传统技能强国优势依然存在。尽管我国在上届世赛上取得了好成绩,但韩国、瑞士、日本、巴西等国家长期位居世赛第一阵营,各自拥有一批传统优势项目,这些国家的实力不容小觑。三是俄罗斯作为第45届世赛举办国,将是我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尽管比我国晚两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但俄罗斯对技能非常重视,其技能竞技水平提高的很快,许多项目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作为第45届世赛主办国,明年还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上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挤压我国夺牌的机会和空间。

当然,经历过4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的参赛经验越来越丰富,训练的方式方法越来越科学规范,对规则、标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越来越全面,一些项目也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们将全力备战第45届世赛,目标是争取继续进入世界技能竞技第一阵营。同时,我们也将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加优异成绩。

问:从现在起到明年8月下旬参赛,只剩不到一年时间。827日,人社部召开了集训工作动员会,对集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请问,集训工作只是为了选拔参赛选手吗?

#p#分页标题#e#

:从今年9月开始,一直到明年参赛前,是我国备战第45届世赛的集训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集训和阶段性考核,从500多名入围中国国家集训队的选手中,选拔出优秀的选手,代表中国参赛,这是集训工作的核心目标。

除了选拔选手以外,通过集训,还要达到锻炼队伍、营造环境的目标。所谓锻炼队伍,就是通过集训培养锻炼包括行政人员、专家、教练、翻译、场地经理等在内的世赛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积累竞赛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我国竞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所谓营造环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集训活动,在全国更好地传播世赛先进理念、推广世赛先进标准,进而带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发展。

问:近期,人社部公布了第45届世赛中国集训基地名单,在156家单位设立了205个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规模比上届大幅增加,请问有哪些主要考虑。

:在各地、各有关行业企业申报第45届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质量优先、综合评估、稳定延续、均衡发展”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经过认真遴选和综合考量,并提交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全体会议审议,确定了集训基地名单。与上届相比,规模确实有所增加,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除个别未申报的省份外,全国各省份至少有1个集训基地,主要是希望发挥世赛的引领作用,带动各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二是对各方反映较好且培养出世赛金、银、铜牌选手的往届集训基地,原则上予以保留,避免重复性投入,确保工作稳定延续。三是全部采取多集训基地模式,即1个牵头集训基地和若干个非牵头集训基地,主要是希望发挥更多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优势,共同做好集训工作,达到“1+1>2”的效果。同时,为了防止出现集训基地间协调不畅等问题,明确牵头集训基地履行集训主体责任,承担该项目集训主要组织实施工作,其他集训基地配合牵头集训基地做好相应集训工作。

问:去年我国在世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人发出了“举国体制参加世赛”的疑问,是否存在?

:我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共参加了4届世界技能大赛,成绩一届比一届好,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但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绝不是因为举国参赛体制,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高层级的国际职业技能赛事,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各个国家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吻合的。我国仅参加4届世界技能大赛,就能够取得如此优异成绩,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实力也是相吻合的。具体而言,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得益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围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表彰激励和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技能人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全面提升,获得感和荣誉感增加,社会观念逐步改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不断改善,培养标准、方式逐步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我国青年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实力得到提升。

二是得益于科学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多次参加世赛和技术交流活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借助我国产业门类齐全、院校和企业数量众多的优势,我们为各参赛项目确定了一批高水平的集训基地,采用先进的标准进行科学培养训练。我们还客观、公正地遴选代表我国高水平的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公开公平公正组织全国选拔赛,选拔优秀选手代表我国参赛。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世赛技术交流活动,精准把握世赛标准和规则要求,加强对选手技能操作的指导,增加选手参赛经验。我们强化选手心理、意志、体能和外语训练,提升选手综合素质,这些都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事实证明,这些选手在世界技能竞技舞台上展现了较强的技能实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精神风貌。比赛结束后,他们凭借备赛集训时练就的高超技能和养成的职业素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也发挥了突出作用,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p#分页标题#e#

三是得益于选手和专家团队的努力拼搏。金牌是拼出来的,成绩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没有人能轻轻松松夺冠。参赛选手赛前克服困难,刻苦训练,赛中不畏强手,沉着应对,顽强拼搏。专家、教练、翻译组成技术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指导和带领选手进行训练和比赛,竭尽全力完成各项赛事工作,为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持。

针对有人提出的“举国体制参加世赛”的质疑,我理解,“举国体制”应是主要动用国家力量,以提高国家某方面竞技成绩为目的体制机制,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要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其作用有利也有弊。对于“举国体制”,我们不能一味排斥,因为它能够迅速集中力量,短时间内实现某一目标任务,要善于借鉴吸收其优点为我所用。但我国世赛参赛工作是有别于“举国体制”的,我们的做法是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院校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家大、产业全、企业和院校多的优势,在全国进行合理的参赛项目布局。我们的做法和“举国体制”具有明显区别:

一是从参赛的终目的看,不在于获得了多少金牌、奖牌,而在于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掀起“技能运动”的热潮,让社会更加关注技能,让有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业企业更加重视技能,让更多青年学习技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推动建设技能社会,实现技能强国。事实证明,我们从参赛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再到名列榜首,各方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良好的技能氛围初步形成。

二是从工作目标上看,主要是促进提高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广泛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可以引进、学习和转化世界技能领域先进理念、技术标准、赛事规则和组织管理经验,对全面提高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科学办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目前有制造与工程技术、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艺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及个人服务等六大领域50多个比赛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有些项目如3D数字游戏、移动机器人、云计算、水处理技术等都是具有前瞻性并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世赛项目竞赛标准来自生产服务一线,由世界技能组织聘请各领域高水平的技能专家,从新的生产服务实践中总结完善并不断更新,代表了当代前沿技术。我们通过参与世赛,学习掌握新标准,并将其转化为日常教学培训标准,对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意义重大。在刚刚结束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很多专家说我国参赛的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小工匠所掌握的技术标准比国内大赛职工组中老师傅的水平还要先进,他们对中国技能的未来充满欣喜和期待。因此,我们参与世赛、选拔优秀选手参赛,并非是用大量的成本打造极少数“技能精英”,主要目的还在于扩展世赛先进理念,掌握和推广先进技术标准,大规模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

三是从工作效果看,通过参与世赛,引领、带动、推动了全国各地技能事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根据世界技能组织刚刚公布的信息看,下届世赛比赛项目将达到56个,今后一定还会逐步扩展。这些项目在我国都有相应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与之对应。为了带动这些行业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发展,我们在其设立了世赛项目集训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在第44届世赛中,我国参赛47个项目,设置了96个集训基地;第45届世赛,我国将参加全部比赛项目,集训基地达到205个,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份。一方面,发挥各集训基地优势,集中攻关,着力提高竞技水平,实现为国争光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集训基地的建设,推动各地重视支持集训基地所在单位发展,加大投入,打造全国先领的专业,树立集训基地品牌,产生“乘数效应”,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到技能事业中。如多次获得世赛金牌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杭州技师学院等集训基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品牌院校,数控、汽车等金牌专业招生异常火爆,并带动全国技工院校相关专业的招生增长。这与“举国体制”单纯为参赛而参赛所产生的效果有明显区别。

#p#分页标题#e#

四是从竞赛工作本身看,我国成功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对全面提高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树立技能竞赛品牌,增强竞赛吸引力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申办世赛、积极参赛是一个不断与国际接轨,对标先进标准、规则模式、组织流程、赞助方式的过程,是不断让职业技能竞赛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过程,更是不断引领社会观念转变、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人参与技能事业的过程。近几年来,我们按世赛标准组织开展全国选拔赛,一方面确保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是集中开放办赛,组织中小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观摩,达到了良好效果。如第45届世赛全国选拔赛决赛共1359名选手参赛,约15万名观众到场观赛,近百家企业、院校到赛场布展,上百万观众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比赛,一时掀起技能竞赛热潮。这些都与“举国体制”下眼睛向内、闭门训练存在明显区别。

问:如何将世赛优异成绩的影响转变成对技能人才的尊重和对社会风尚的转化?如何把赛场上的优秀技术转变到教学和企业生产中?

答:随着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次数增多,获奖选手逐渐增多,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增强。将世赛优异成绩的影响转变为对技能人才的尊重和对社会风气的改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向入手: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奖励政策。从政策制度入手,通过完善大赛奖励政策等措施,提高获奖选手的政治地位(如推荐人大代表、共青团代表等)、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增进世赛选手自身获得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对技能的热爱,影响选手所在家庭、家乡、学校、企业的身边人,改变更多人的传统观念,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欢迎各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对选手给与奖励、晋升等级、授予荣誉等,这在“重学历、轻技能”,上普高、大学仍为学生第一选择的今天尤为重要。但奖励要按规定规范进行,对获奖选手也要正确引导,激励他们戒骄戒躁,进一步加强学习、全身心投入技能工作中。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要通过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类新闻媒体,以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世界技能大赛和世赛优秀选手的宣传,选树“技能英雄”“技能明星”,向全社会讲述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故事,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自强奋斗的价值观,用技能青年榜样的事迹影响带动更多人选择技能人生,在技能成就梦想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高层级的世界职业技能赛事,世赛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已成为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技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培训重视支持和投入加大,很多参与世赛工作的技工院校拥有了较好的设备设施,掌握了前沿的人才培养标准,并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对接,能够把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化到教学中,在很多专业上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水平。下一步,为进一步把世赛中的先进技术转换到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始终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教学和企业生产所遵循的基本制度,贯彻在企业生产和院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企业为主导,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企校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把人才培养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将世赛赛场上的优秀技术及时转化到教学和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企业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二是搭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平台,打造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全方位深度推动校企合作。三是坚持推进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推动竞赛内容标准与专业课程建设、日常教学相结合,推动职业技能体验式教学常态化,促进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竞赛标准教学内容企业实践竞赛标准”良性运行,通过竞赛媒介,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效果。

#p#分页标题#e#

早在2016年年初,人社部就启动了“对接世赛标准、转化教学成果——技工院校对接世界技能大赛专业课程改革”的工作,充分发挥世赛的引领作用,促进技工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场地建设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进一步缩小我国与技能强国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要求、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据了解,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邢台技师学院等一批技工院校,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世赛成果开发和应用,将其转化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技工院校课程规范以及企业职工培训规范,逐渐形成接轨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问:近年来,通过世界技能大赛的带动,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技能人才工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您如何理解我国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能人才工作建设,意义重大。

第一,加强技能人才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坚实可靠的阶级基础”、“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工人阶级永葆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就是努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高技能人才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和核心骨干,其素质的不断提高,数量的迅速增长,作用的充分发挥,必将影响和带动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工人阶级的力量更加壮大,地位更加巩固,先进性不断增强,从而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加强技能人才工作是推动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建设,必须以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为前提。推进自主创新,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人才。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这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谈不上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品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第三,加强技能人才工作,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有效的举措。我国是人口大国,预计到2030年之前劳动力规模都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愈加凸显。特别是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反映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根本、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大力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p#分页标题#e#

第四,加强技能人才工作,是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社会氛围的有效手段。在技能人才培育过程中,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传播技能人才故事。这样的宣传活动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在全社会更好地落实“人人皆可成才”“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观念。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加强技能人才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紧迫性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期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报名参赛的选手人数增多、参赛选手整体水平提升、各地组织参赛和观摩热情高涨、社会各界对大赛的关注度也在提高,种种迹象表明,人们对技能竞赛,对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期许。我们将继续做好世赛参赛相关工作,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问:在未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人社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应对?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技能人才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技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体制机制看,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个人发展存在渠道窄、待遇偏低、地位不高等问题。从社会氛围看,“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应对措施:

一是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完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体制机制,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措施,稳步提升技术工人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其获得感、自豪感和职业荣誉感,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快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要求,尽快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重点培训活动,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创新职业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构筑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不断增强技工院校实力,制定并落实支持技师学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基本办学制度,深入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技术工人。

四是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改革的要求,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业资格评价改革,全面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大企业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自主评价改革的力度;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企业职工自主评价、社会人员第三方评价、院校学生校企合作评价和竞赛选拔评价等多元评价改革。

#p#分页标题#e#

五是加强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组织企业职工、院校师生参加竞赛活动,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

六是加大表彰激励宣传力度。完善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加大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宣传力度,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社会环境,营造广泛关注和支持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