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3年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另一方面,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一个现代个人,他遵守公德,体现了一种情操,一种职业的操守,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恰恰体现了个体的人格的尊严。他不把自己看作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人,表现出高尚的职业的操守。这里的公德是以单数第一人称做出选择的。因此这也成为现代私德的起源,是以现代人格的自我意识即民主、自由、自主为内涵的。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绿灯、上车要买票等等。这些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德最初的意义。这个意义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如果把公德仅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实际是贬低了公德的意义。公德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的体制。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决定的。有这种公共精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德。

公德与私德在现代条件下还有一个特点,它们之间是分化的: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但是要保持公民权。相应地也要求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给私人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的领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都是受到保护的,同时社会生活有真正民主和法制的公共空间。

(尤西林:《漫谈社会转型中的公德与私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公德与私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德和私德不仅包括道德主体的道德操守和信念,还包括公共舆论、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B.中国传统伦理非常注重私人关系,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

C.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其实就是血亲伦理的放大,讲权变,不讲原则,这是一种放大了的亲族关系伦理。

D.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公共关系其实就是私人关系的放大。当私人关系不能涵盖公共关系时,才会优先考虑公德。

2.下列不属于梁启超“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的表现的一项是()

A.国人在自己的亲人圈中往往非常注重做人,与人往来接触时常很精心,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让人看到孝顺甚至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

B.离开亲人,与陌生人交往,当发生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件时,国人往往表现得很冷漠。

C.国人在挤车、抢位子时,会觉得别人在挤、在抢,自己不挤不抢就吃亏了,表现出一种自保的心理。

D.国人对待亲人和陌生人的不同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具体权变伦理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公德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对个人要求的无私,而是以民主、自由、自主这些现代人格的自我意识为内涵的。

#p#分页标题#e#

B.公德的本意是一种公共关怀,国人所说的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等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行为品质贬低了公德的意义,不属于公德。

C.本意上的公德应该是自主地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国家重大事件的处理。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的体制。

D.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要遵守公共领域的规则,同时,不侵犯他人利益的个人利益也是受到保护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朵儿只,脱脱子也。事母至孝,喜读书,不屑屑事章句,于古君臣行事忠君爱民之道,多所究心。至治二年,授中奉大夫,时年未及冠。

天历元年,朵罗台国王自上都领兵至古北口,与大都兵迎敌。事定,文宗杀朵罗台。二年,朵儿只袭国王位。朵罗台弟乃蛮台恃太师伯颜势,谓国王位乃其所当袭,诉于朝。伯颜妻欲得朵儿只大珠环,价直万六千锭。朵儿只无以应,则慨然曰:“王位我祖宗所传,不宜从人求买。我纵不得为,设为之,亦我宗族人耳。”于是乃蛮台以赂故得为国王,而除朵儿只辽阳行省左丞相。以安靖为治,民用不扰。

六年,迁河南行省左丞相,为政如在辽阳时。先是河南范孟为乱,以诖误连系者千百计。朵儿只至,颇知其冤,力欲直之。至正四年,迁江浙行省左丞相。别儿怯不花先为相,庶务宽纾,朵儿只继之,咸仍其旧,民心翕然。汀州寇窃发,朵儿只调遣将士招捕之,威信所及,数月即平。帝嘉其绩。

居二年,方面晏然。杭之耆老请建生祠。朵儿只辞之曰:“昔者我父平章官浙省,我实生于此,宜尔父老有爱于我,我于尔杭人得无情乎!我叨居相位于此,唯知谨守法度不辱先人足矣,何用虚名为?”

七年冬,升右丞相,而太平为左丞相。留守司行致贺礼,其物先留鸿禧观,将馈二相。朵儿只家臣寓观中,察知物有丰杀,其致左相者特丰。家臣具白其事,请却之。朵儿只曰:“彼纵不送我,亦又何怪。”即命受之。知者咸服其量。

十四年,诏脱脱总兵南讨。中书参议龚伯遂建言:“宜分遣诸宗王及异姓王俱出军。”吴王朵尔赤厚赂伯遂获免。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政效力之秋也吾岂暇与小子辈通贿赂哉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十五年,薨于军,年五十二。

(选自《元史·朵儿只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政效力之秋也/吾岂暇与小子辈通贿赂哉/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

B、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政效力之秋也/吾岂暇与小子辈通贿赂哉/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

C、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政效力之秋也/吾岂暇与小子辈通贿赂哉/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

D、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政效力之秋也/吾岂暇与小子辈通贿赂哉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耆老”指年老德高的人,也可泛指老年人。在古代六十曰“耆”或“古稀”,七十曰“老”或“花甲”。

B、“生祠”指为活着的人所立的祠庙,以表示人们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

C、“左丞相”“右丞相”都属于元朝中央官名,而“行省左丞相”属于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地方政务。

D、“薨”指古代诸侯或有封爵的大官的死,而帝王或王后的死则叫“崩”。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朵儿只为政爱民,深受爱戴。他做河南行省左丞相和浙江行省左丞相时,都沿袭前任长官的宽政做法,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护。

B、朵儿只为人谦逊,重情重义。他做浙江行省左丞相两年后,面对百姓要为他建生祠的好意,他拿自己出生地和父亲等事委婉拒绝。

C、朵儿只为人宽厚,很有肚量。他升右丞相后,并不因为朝廷赠送给自己的贺礼少于左丞相太平的而生气,更没有拒收这些贺礼。

D、朵儿只为人正直,忠贞爱国。他拒绝伯颜的妻子向他索要大玉环的要求,也鄙视那种通过贿赂手段使自己免于随军出征的做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朵罗台弟乃蛮台恃太师伯颜势,谓国王位乃其所当袭,诉于朝。(5分)

(2)先是河南范孟为乱,以诖误连系者千百计。朵儿只至,颇知其冤,力欲直之。(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完成8—9小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5分)

#p#分页标题#e#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之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既是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蹦蹦跳跳的游戏

余华

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叫林德顺的姓名。

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可是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的打扮。

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间,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发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

那个护士说完话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父亲松开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林德顺看到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林德顺问他:“买什么?”

他看着眼皮底下的桔子说:“给我一个桔子。”

“一个桔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伸手拿了一个桔子:“多少钱?”

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

他的一只手递进来了两毛钱,林德顺看到他袖管里掉出了几个毛衣的线头来。

当这位父亲买了一个桔子转回身去时,看到那边母子两人正手拉着手,在人行道上玩着游戏,儿子要去踩母亲的脚,母亲则一次次地躲开儿子的脚,母亲说:“你踩不着,你踩不着……”

儿子说:“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这位父亲就拿着桔子站在一旁,看到他们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直到儿子终于踩到了母亲的脚,儿子发出胜利的喊叫:“我踩着啦!”

父亲才说:“快吃桔子。”

#p#分页标题#e#

林德顺看清了男孩的脸,当男孩仰起脸来从父亲手中接过桔子的时候,林德顺看到了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可是男孩的脸却是苍白得有些吓人,连嘴唇都几乎是苍白的。

然后,他们又像刚才在街道对面时一样安静了,男孩剥去了桔子皮,吃着桔子在父母中间走去了。

林德顺知道他们是送孩子来住院的,今天医院没有空出来的床位,所以他们就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林德顺又看到了他们,还像昨天一样站在医院的大门口,不同的是这次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向医院里面张望,母亲和儿子手拉着手,正高高兴兴地玩着那个蹦蹦跳跳的游戏。隔着街道,林德顺听到母子两人喊叫:“你踩不着,你踩不着……”

“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母亲和儿子的声音里充满了欢乐,仿佛不是在医院的门口,而是在公园的草坪上。男孩的声音清脆欲滴,在医院门口人群的杂声里,在街道上车辆的喧嚣里轻灵而出:“我能踩着,我能踩着……”

接着,昨天那个发胖的护士走了出来,于是这蹦蹦跳跳的游戏结束了,父母和孩子跟随着那个护士走进了医院。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也是上午,林德顺看到这一对年轻的夫妇从医院里走了出来,两个人走得很慢,丈夫搂着妻子的肩膀,妻子将头靠在丈夫的肩上,他们很慢很安静地走过了街道,来到林德顺的小店前,然后站住脚,丈夫松开搂住妻子的手,走到小店的窗口,将满是胡子茬的脸框在窗口,向里面看着。林德顺问他:“买一个桔子?”

他说:“给我一个面包。”

林德顺给了他一个面包,接过他手中的钱以后,林德顺问了他一句:“孩子好吗?”

这时候他已经转过身去了,听到林德顺的话后,他一下子转回脸来,看着林德顺:“孩子?”

他把林德顺看了一会后,轻声说:“孩子死了。”

然后他走到妻子面前,将面包给她:“你吃一口。”

他的妻子低着头,像是看着自己的脚,披散下来的头发遮住了她的脸,她摇摇头说:“我不想吃。”

“你还是吃一口吧。”她的丈夫继续这样说。

“我不吃。”她还是摇头,她说:“你吃吧。”

他犹豫了一会后,笨拙地咬了一口面包,然后他向妻子伸过去了手,他的妻子顺从地将头靠到了他的肩上,他搂住了她的肩膀,两个人很慢很安静地向西走去。

林德顺看不到他们了,小店里的食品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就继续看着对面医院的大门,他感到天空有些暗下来了,他抬了抬头,他知道快要下雨了。他不喜欢下雨,他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倒楣的。一个很多年以前的晚上,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他抱着一件大衣,上楼去关上窗户,走到楼梯中间时突然腿一软,接着就是永久地瘫痪了。现在,他坐在轮椅上。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情节是街头小店老板林德顺目睹了一对年轻夫妻带活泼健康可爱的孩子去看病,最后痛失爱子的过程。

B.文中反复提到孩子与母亲蹦蹦跳跳地玩着游戏的场景,快乐而富有生机,让人印象深刻。而最后孩子却死了,出人意外,太过突兀。

C.“将满是胡子茬的脸框在窗口”,“满是胡子茬”说明丈夫无心也无时间去注意自己的形象,“框”是镶嵌的意思,说明丈夫为孩子看病的事情身心俱疲,非常劳累,没有生气。

D.小说将焦点放在人物的动作上,从来不涉及他的内心世界,也不涉及情节和事件发展的具体过程,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E.到“孩子死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就已经结束,戛然而止,让人深思。再写小店老板的经历,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

(2)小说设置林德顺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6分)

(3)简要概括小说中年轻丈夫形象特点。(6分)

(4)审读全文,结合小说主题探究以“蹦蹦跳跳的游戏”为题的多重内涵。(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p#分页标题#e#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我国

~(~

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

(选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①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注】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

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1)阅读材料一,简要说说人们读书的目的一般有哪些,并给“阅读”下一个定义。(6分)

(2)阅读材料二、三、四,谈谈影响我国国民阅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3)阅读材料三,你得出了哪些调查结论?请简要回答。(5分)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就全民阅读提些建议。(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面对参加寒假集训的60名大学生,海江集团总经理张子平老师对海江创业历程______________,神釆飞扬,他的悉心讲解引起青年们阵阵热烈掌声。

②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__________,让国人看到了一个睿智的领导人形象,更让世界借助媒体看到了大国领导人的风范。

③设计师要对施工工艺、材料等无所不知,只有这样,在客户面前才可以________________,问即答来,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跟客户签下合同。

A.款款而谈娓娓而谈侃侃而谈B.娓娓而谈侃侃而谈款款而谈

C.侃侃而谈娓娓而谈款款而谈D.款款而谈侃侃而谈娓娓而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p#分页标题#e#

A.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B.近来,“小猿搜题”“作业帮”“快作业”等能解题的手机软件风靡中小学校园,用手机对着题目拍张照上传,马上就能得到答案和解析,被学生们称为“解题神器”。

C.《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搏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D.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人很难估量自己天赋的大小,因为当你的潜能尚未实现时,你自己是不知道的。那么,管它是大是小,干脆不要去估量。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这样做,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你的潜能。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受环境和风尚的支配,在错误的方向上折腾,结果就把自己天赋总量中的一大部分荒废掉了。

A.你可以做到的是朝那个方向努力,逐渐认清自己天赋的类型,把它用好,让它开花结果。

B.如果你可以做到的是朝那个方向努力,逐渐认清自己天赋的类型,把它用好,让它开花结果。

C.只要你可以做到的是逐渐认清自己天赋的类型,朝那个方向努力,把它用好,让它开花结果。

D.你可以做到的是逐渐认清自己天赋的类型,朝那个方向努力,把它用好,让它开花结果。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的来源是桃符。最初人们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于桃木上挂在门旁,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①___________,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回爆竹声声”。②_。所谓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③___________,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

17.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6分)

~(~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4分)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读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将你的看法写一篇评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云南2020年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表述有误。应为“私人关系不能涵摄公共关系时,公共关系被放在其次的地位”。答题区间在原文第4段末句。)

2.D(表述有误。应是“对人不对事”。见第4段。)

3.B(上述行为品质也属于公德的范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

5.A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6.A朵儿只做河南行省左丞相,都沿袭前任长官的宽政做法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朵儿只做河南左丞相时,为政就像在辽阳时一样。

#p#分页标题#e#

7.(1)朵罗台的弟弟乃蛮台依仗太师伯颜的势力,说藩国的王位应当由他继承,告到朝廷。(“恃”“袭”“诉”各一分,大意2分)

(2)在此之前,河南范孟造反,因过失而被牵连逮捕的有成百上千人。朵儿只到了之后,很清楚他们的冤情,极力想要为他们申冤。(“先是”“连系”“直”各一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8.【答案】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了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9.【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答案】

(1)感时花溅泪,别恨鸟惊心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选做题(2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CD(A“活泼健康可爱”错。B“出人意外,太过突兀”错。E“有画蛇添足之感”错。)

(2)①线索作用,串联全篇;②以旁观者视角观察事件,显得真实生动;③自然地引出对夫妇一家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及前后对比;④以林德顺的个人不幸遭遇侧面烘托出年轻夫妇的坚强性格;⑤结尾以林德顺心理描写做结尾,拓宽并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1分,答出任何5点给6分)

(3)生活节俭,神情憔悴,重视亲情(关爱孩子、妻子),心思细腻,性格坚强,极具责任感。(每点1分)

(4)①这对年轻夫妇在与孩子“蹦蹦跳跳”的游戏中,带给孩子在人世间最后的快乐,表现了亲情的真挚和伟大;②“蹦蹦跳跳的游戏”,给人以悲痛中唯一的慰藉,在以其与悲剧本身对比从而深化悲剧意义的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视生活中的每一刻;③“蹦蹦跳跳”隐喻人生的高峰与低谷,欣喜与悲伤;④林德顺、年轻夫妇都在人生“蹦蹦跳跳的游戏”中遇到了自我的悲剧,拓展了悲剧的内涵,既暗示了悲剧的普遍意义,又饱含了对未来的期待。(每点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①目的:一是为了实用,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3分)②定义: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3分)

(2)①父母自身对阅读的关注与重视程度;②阅读的取向(目的性),是偏重于实用性、消遣性还是追求精神享受、提高文化素养;③阅读方式,如喜欢看纸质文本还是看电视等声像作品;④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及藏书的品种及数量。(每点2分,写对3点即可得满分)

(3)①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成就。(2分)②阅读决定一个人长大后的命运与发展。(2分)③阅读内容影响一个民族的人才发展趋向。(1分)

(4)示例:①人人都要阅读,这不仅是为了实用的功利,更是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2分)②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引领孩子们热爱读书,多读好书(如人文经典方面的书),尽量远离电视及其他电子产品;(3分)③政府要大力倡导读书之风,兴建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含私人图书馆),添置图书,方便借阅,并适时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如公益讲座、知识竞赛、读书沙龙、征文比赛等)。(3分)(能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即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答案】B

试题解析:“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的谈话。三个词语语意相近,又各有侧重。①句形容“海江集团总经理张子平老师对海江创业历程”连续不倦地谈论深受青年欢迎,用“娓娓而谈”。②句形容“李克强总理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气度,应用“侃侃而谈”。③句形容“设计师在客户面前谈话真诚,才能贏得客户的信任”,用“款款而谈”。

14.【答案】D

#p#分页标题#e#

试题解析:A“对……被忽视”构成句式杂糅,应删去“对”。B“被学生们称为‘解题神器’”,暗换主语;C“讲述”后缺乏宾语中心语。

15.【答案】D

试题解析:前面是因,后面是果 只有D项才能构成因果关系,所以选D.

16.【答案】①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答“对联有四言和六言”,亦可酌情给分。),上下联须构成对仗。(2分,字数不一,对仗,各1分。)②春联还要有横批。(1分)③春联寓意吉祥。(或祝福等美好的词,也可得分)(2分)

17.【答案】

(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4分)

(2)只有您的爱才能让他们不变成候鸟——请关爱留守儿童。(2分)

18.【参考立意】

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

3.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4.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

5.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