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经济学、金融工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其中国家特色专业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专业
类别 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 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 金融工程
政治学类(本) 政治学与行政学
体育学类(本) 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俄语翻译
数学类(本)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类(本) 应用物理学
化学类(本)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类(本) 生物技术
统计学类(本) 应用统计学
力学类(本) 工程力学
机械类(本)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设计
仪器类(本)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类(本) 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功能材料
能源动力类(本)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 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水声工程人工智能
自动化类(本) 机器人工程自动化
计算机类(本)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类(本)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水利类(本)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交通运输类(本) 轮机工程
海洋工程类(本)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建筑类(本) 建筑学
生物工程类(本) 生物工程
动物生产类(本) 蚕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商管理类(本) 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类(本) 公共事业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类(本) 工业工程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江苏科技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排名 专业名称
1 蚕学
2 船舶与海洋工程
3 海洋工程与技术
4 通信工程
5 机械电子工程
6 会计学
7 财务管理
8 电子封装技术
9 公共事业管理
10 焊接技术与工程
江苏科技大学专业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生物技术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与方法,按照预先的设计和要求生产、加工生物原料或改造生物体等,以满足人类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标的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以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DNA重组技术,生物技术的实施载体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

生物技术是全球近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也将其列为国家战略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先发展的领域,近年来已在生物医药、食品科学、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及生物环保等领域展现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Q2: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分离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所在学科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专业之一。

Q4: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与其他很多专业一样,学习兴趣是学好本专业的最大动力。生物技术内涵广、实践性强,要从事生物技术的研发或创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具备勤于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潜质。

Q5: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Q6: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本专业学习中对生物学、化学等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部分学生在大一时面对这些基础课程,可能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当然这些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异常迅猛,为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与趋势,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并在课程学习中要求阅读英文文献,因而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Q7: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过去,曾有媒体报道说生物类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国内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好,有时甚至供不应求,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近年来的毕业生约30%读研继续深造,他们绝大部分被中科院、985高校及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录取;其余70%的学生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

国际上生物技术类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起点高、发展快,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起步较迟,但国家意识到生物产业是我国把握新科技战略机遇和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领域,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6月就制定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旨在加快培育生物技术产业,使之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涌现了一大批跨国和国内有名的生物技术企业,他们对优秀的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平台。本专业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深造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人才,也可以直接就业加入生物技术的创业行列。生物技术的前景如朝阳般蓬勃待发,潜力无限。

Q8: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生物技术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在过去看似难以实现的梦想,在今天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例如,粮食危机问题是对人类社会的最大的挑战,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育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速度;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批量生产工农业生产和临床医疗诊断中所需用酶、医药、疫苗及生物质能源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公认的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一种环境污染,利用一类称之为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生物修复则可以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净化,显示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Q9: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在长三角地区。近3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可到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或继续深造,也可到工业、农业、医药、环境、卫生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内容是什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5个专业有机整合而成。本专业的主要学习(研究)内容包括:① 光学/光电仪器——作为视觉功能的延伸(图像视觉的延伸)的工具。它包括光学/光电仪器的结构设计、光学镜头与系统设计及其工艺,以及各种专用光学仪器设计,如军用光学仪器、测量光学仪器、天文光学仪器、物理光学仪器等。② 光子学技术——利用光子原理或光电相互转换原理的器件和技术。它包括各种激光器、光电器件及红外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等,红外与夜视技术、超高速摄影、发光光源、短波及X射线光学等。③ 信息光学技术——主要研究光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及图像显示技术。它包括光信息及图像处理术、图像及模式自动识别、全息术、自适应光学技术、光传输及通信技术、光学遥感技术等。④ 光应用技术及工程——主要研究光能应用、光加工及有关工程。它包括激光加工(工业)、激光核聚变、光武器工程、照明工程、光伏与光能源工程、光学材料、薄膜工艺、特殊光器件、光刻技术(用于微电子技术)、微机械中的微光学技术等。通俗地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研究如何将光造福于人类的专业。

Q2:为什么要选择本专业?

光电信息技术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支柱,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中国,近年来光电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突飞猛进,光电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制造、通信、信息、生物医疗、能源、国防等领域。随着国家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光电产品总量、光电产品性能的要求也随之迅猛增加。这就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为社会和国家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扎实、光学专业知识全面、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强的光电高级专门人才。

因此,选择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

Q3: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着“将江苏大学优势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光学、傅里叶光学、信息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光电测试技术、光纤通信、激光器件设计、光学系统设计、光通信器件设计、强激光加工技术与应用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本专业围绕光学系统设计和激光器件的设计应用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群,其中围绕光学系统设计的课程群包括光学、光学系统设计、CodeV应用、Lightools应用等;围绕激光器件设计应用的课程群包括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激光器件设计、强激光加工技术与应用等。

Q4: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拥有了一支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相关教学软硬件设施齐全。现有教职工近20人,其中江苏省“333”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人,教授、副教授13人,博导、硕导14人。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8人。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激光冲击波加工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满足了专业实践要求。江苏大学工程学科拥有光学工程学术型硕士点1个,专业型硕士点1个。此外,与光学工程关联的学位授予点还有电子与通信工程、物理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多个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Q5: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对光电仪器、激光技术、光电信息处理、光电检测及光能利用等感兴趣的同学,适合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Q6: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喜爱学习与光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喜欢科学实验和实践动手,具有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Q7: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名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工程师。具体来说,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光学系统与光电子器件设计、光电检测、光电信息工程、激光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Q8: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光电专业具有较强的理科特征,专业课程中设置有“光学”“傅里叶光学”“电磁场与波”“光电子学”等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本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均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光线踪迹和一些光学现象很微妙,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动手实践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光学系统设计,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反复仿真、计算各种像差及分析像差产生原因等,如果不够细心就很难实现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

不过,只要同学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服输的决心和持久的恒心,所谓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Q9: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对于光学,人们可能会想到磨玻璃透镜、照相机镜头这些“传统”光学部件。其实,光电专业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既高端又接地气。太多的世界之最由光电技术实现,如看得最远的望远镜、看得最小的显微镜、能量密度最大的激光器、测量精度最高和检测最灵敏的光电传感器等;光电产品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相机镜头、手机镜头、DVD、3D电影、液晶电视等。

Q10: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可以说最尖端的研究、最炫酷的展示、最新的生活方式都离不开光电技术。理、工、农、医各专业的先进实验室都离不开尖端的光学仪器。嫦娥、神舟飞船、各类尖端武器需要由光电设备作为它们的眼睛来观测、瞄准、导航。奥运会、春晚的舞台应用大量的光电技术实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发送一条微信就涉及手机摄像头、液晶显示屏、手机屏背后的LED照明器件,信号从手机发出后要经过光纤传输、传输过程中需要光信息存储等。利用工业机器人实现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激光切割、焊接和加工。人们用光电技术测量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PM2.5),用光谱技术测试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用光电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作为“眼睛”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更多、更酷的各种新的光电技术与应用正在等待着你们未来去发明、创造与实现。

Q11:本专业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光电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及以中国的“光谷”——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

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相关行业欢迎,在薪酬待遇等方面优势明显。

Q12: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光学系统与光电子器件设计、光电测试、平板显示、激光加工和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以及各类光电信息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科技管理等工作。

Q13:本专业的深造途径有哪些?

本学科及相近学科设有光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物理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多个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支全部由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绩优秀者可以提前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同时,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加拿大罗里尔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和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The New England College of Optometry)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合作,条件合格的学生可于大四后出国学习及进一步深造,相关学生可同时获得江苏大学和相应外国高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此外,本专业第四年均有30%以上的学生考上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