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8年山东大学尼山学堂推出全国首个正式在线微专业——”古典文学微专业”以来,近日学校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山东大学启动17个微专业建设项目。
17个微专业项目来自全校10个学院,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内容包括创新转化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国际中文教育、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航空超精密加工、医学植入体增材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与智能建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卫生检验、医学数据学、健康管理与政策、老年与慢病照护、心身健康与维护等。
山东大学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使学习者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微专业建设是学校基于学科综合优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加快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是为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而实施的多样化办学模式探索。2019年底学校正式公布《山东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0)的指导意见》,将微专业建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丰富了一流本科教育”山大实践”内涵。
近年来,山东大学大力推进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统筹一校三地专业布局,通过区位优势促进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一体发展;立足国家和区域需求,加快布局战略新兴领域和未来尖端领域专业;确定一批高精尖的专业和方向保持优势和特色;升级传统优势专业,淘汰弱化老化专业,整合碎片化专业,招生专业总数减少到90个,专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实力明显增强。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山东大学30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来自一校三地33个学院,体现了学校大力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持续开展专业结构动态优化调整的阶段性成果。
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包括哲学、财政学、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考古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工商管理、舞蹈编导。
获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俄语、朝鲜语、历史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会计学、日语、生物医学工程、行政管理、工程力学。
除此以外,2019年山东大学还获批新增6个战略新兴本科专业,专业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生物医学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涵盖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战略新兴领域,充分体现了山东大学多学科综合、前沿交叉、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优势,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2020年,山东大学共获批增设4个新兴本科专业,分别为供应链管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医学工程以及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新增专业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诸多学科,融合了新生物技术、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工程技术等跨领域技术,标志着学校本科专业调整从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先导,进入了齐头并进,全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专业建设,探索构筑”四新”教育新体系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新阶段。
一流专业是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山东大学将聚焦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工作目标,在”提高提高再提高”主题文章上下功夫,围绕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工作主线,继续坚持统筹布局,强化内涵建设,通过拓围、增量、提质、创新,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专业,全力打造”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现代化一流专业新体系,全面提升办学活力,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网上报名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