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心里咨询师


  没有任何学术专业背景,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如何成为一个心里咨询师

  这个问题让我感受到了这位同学的焦虑,就好像这位同学站在山脚下,然后仰头看着山顶,心里想着:我要怎么才能够登顶呢?

如何成为一个心里咨询师

  这是要一步一步来的,大家都知道,对吧?那一步一步怎么来呢?

如何成为一个心里咨询师

  我觉得首先迈开的第一步,跟兴趣有关。

  就是首先你对精神分析、对心理学是否感兴趣?或者说对自己感不感兴趣,因为精神分析其实还是一个解读人类内心的一个工具。

  如果感兴趣的话,那你就会花时间去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这个是不需要强迫的。就是你有好奇,那你自然就会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到这个领域里面来。

  然后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多地去了解自己、激活自己,然后可能学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获得了帮助,就会想着:那我要不要把获得的帮助也给到更多的受困的人呢?他们其实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得到帮助的,那我要不要去帮助这些人呢?

  如果有了这些想法的话,我觉得那就到了第二步。

  你就可以开始去规划你要不要执业。如果你想好了下定决心要执业,那你就开始规划你要几年的时间执业,你要投入多少时间,多少钱,让自己走上这个心理咨询师的这样一个道路。

  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前面两步,至于怎么规划,怎么学,花多少钱,这些大家都可以到一些网站、文章里面去找。这个都不是稀缺的资源,都是公开的资源,最重要的在于前面两点:

  第一,你是不是真的感兴趣,第二,你是不是真的想要把你得到的东西也分享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我觉得跟这两个东西有关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会儿问问自己。

  提问:

  至少要三年的时间。我说三年的时间是我们出的深耕计划,我们的深耕计划的是三年。但我说的三年,不包括前面大家因为自己内在的感兴趣,去学的那些内容,而是你真的想从业的那一刻算起的三年。

  因为只有到那一刻,你才会把自己慢慢地看成是一个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执业者,把自己看成那个身份以后,才开始有一些认同,在这个身份认同的一些基础之上,然后再去学的东西,可能更有利于去展开实践的临床工作。

  还有就是大家问的考证,考证是一个资格证明,就是你要有具备这个职业的资格,但是有这个资格不代表说你有能力从业,不代表说你真的认同这个职业。

  首先说一下认知失调和防御机制,这两个概念不在一个系统里。

  认知失调可能更多在于精神分析,就是精神症状的诊断是有一个标准的,看他是认知失调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同意之前说到的理想化,它可能会导致认知失调的一些想法或者是行为。

  但是防御机制,它就是在一个心理学的架构里面,或者说在一个精神分析的架构里面,防御机制就是我们内在的一个机制,这个防御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保护我们的机制,保护我们不去体验到内心那些痛苦的感受。

  所以理想化,是在精神分析里面,它是一个初级或者是一个比较原始的防御机制。

  那这个理想化其实是有两种,一种是我刚刚说的比较原始的防御机制,就是防御自己接触到不完美的现实而感到的沮丧和绝望,让自己沉溺在幻想里,不去跟现实交互。

  这个防御机制为什么说它是原始的?

  是因为婴儿都会使用这样的防御机制。就在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内心里面,当他感觉到他的妈妈是没有办法足够照顾好他的,没有办法给他食物或者是情感上的那样一种喂养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现实太残酷了。

  那婴儿怎么活下来?只能靠他的想象活下来,他要通过他的想象去创造一个让他觉得安全的、温暖的、肚子是饱的、心理也是饱满的那样的一个妈妈。

  他会觉得有一个那样的妈妈可以满足到他,他在那样一个想象的世界里面可以存活下来。

  所以,这个理想化就是一个防御机制,让这个婴儿可以在那样一个极端恶劣的状况之下存活下来的一个心理上的防御机制。

  那还有一种理想化呢,它其实是有助于一个人的自我成长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还有一种理想化,它是能够牵引一个人的发展的方向的。

  比如说一个青少年他很认同某位科学家,某位企业家,某位明星,某位舞者等这样的人,然后他想要以后会像这样一些他心里欣赏的人一样,想要去成为跟他们类似的人。

  那这样的理想化就是有助于一个人自我成长的一个理想化的心理机制,它可以帮助到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且能够知道自己那个方向的目标是什么。

  所以是两种理想化。

  那对于有理想化倾向的人如何调整认知来走出理想化的倾向?

  这个还是需要去觉察,首先我们要知道那个觉察它其实是就在某一瞬间发生的。

  当你在某一瞬间发现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有理想化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改变了我们理想化的倾向。

  所以我们谈的是一个时刻、一个瞬间的调整。

  并不是说我们一旦觉察出自己,或评判自己是有理想化倾向的人,那我们以后就无时无刻都不会有理想化的倾向。不是这样子的。

  这个是理想化的想象,这个不是现实。

  也就是说,理想化的这个倾向的转变,就在觉察发生的那一刻是转变的。但不要觉得我有觉察那一刻出现了,那以后所有的时时刻刻都可以觉察,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觉察是功力,就是觉察的时候越多,那个功力越深。不是说那个觉察你有了这个这个能力,你就时时刻刻都可以使用它,不是这样子的。

  回到刚刚说到系统的学习是一个理想化的想象。

  这个理想化的想象,换句话说,学习的本质其实是要学新的东西,那这个新的东西怎么来?它其实是在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的创造中来的。

  所以当你去学那些理论的时候,你看有些理论都是新东西,但是那些新东西都不会打你的心里过,因为它跟你没关系,虽然新,但是跟你没关系,所以还是等于无,这个新是没有意义的。

  那什么样的新才有意义?当你看那些理论,你觉得这些理论让你有了一些体验和感受,让你对这些体验跟感受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那个东西才是新东西,才是属于你的知识。

  所以,不要想象着有什么样的芯片植入你的脑子里面,你就可以怎样厉害地干活了,不是这样子的,是要我们拿出血肉来去跟那些曾经发现了那些理论的前辈们去交流、去创造,那个才是学习。

  所以,这个学习其实落到实处的话,就是要跟人学。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咨询师,你就跟他学。

  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说做咨询可以松动内心柔软的一面?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关系不一样了。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内心会常常紧张,觉得不安、紧绷、焦虑?那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在是有一个严苛的攻击性的一个客体存在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够让内心的紧张不安、焦虑慌张可以慢慢地松弛下来呢?

  那就是这个严苛的攻击性的那个客体,可能没有那么严苛了,可能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了,那个程度稍稍降了一些,然后同时那个宽容的、包容的、抱持的那个客体的成分要慢慢多出来一些。

  所以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就是当我们内在的那个好的客体的成分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内在的那个内心就会变得更柔软,更松弛。

  那这个内在的好的客体是怎么生成的呢?它其实就是在关系当中生成的。咨询是一个关系,那还有什么关系是一个经常会接触到的关系?那就是亲密关系。

  所以美国的精神分析师南希.麦克威廉姆斯就谈到,改变一个人的人格是通过关系改变的。

  然后这个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有一个长达五六年的一个高频的精神分析的关系,或者是一个有三四年的一个亲密关系、恋人关系,这样可以有助于一个人的人格发生改变。

网上报名
  • 姓名:
  • 电话:
  • 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