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马上就要到了,高考考生们每天都在刷题,其实我们可以多做一些高考模拟题,高考模拟题可以帮助我们锻炼题感。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用,仅供参考!525

2021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

B.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

C.《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 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次考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C.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D.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 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B.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

D.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30日,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出镜“严肃卖萌”,为国资委短视频平台账号“国资小新”赢得了数十万粉丝。当天,国资委新闻中心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并发出第一条视频。不到12小时,这条35秒的短视频播放量破200万,并获得15万点赞。和“国资小新”一样,一批政务公众号瞄准了短视频平台。据6月12日抖音首次对外公布的用户数据,目前已有超过500家政府机构和媒体平台入驻抖音。

马世聪认为,政务宣传部门注意到了“短视频风口”,这种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的媒介形态,在未来的宣传工作中或许将成为“两微一端”外的另一主要阵地。

2018年上半年,西安、重庆等城市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做宣传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各地方政府在打造地方名片等工作中,对短视频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数说短视频:从5分钟到15秒》)

材料二:

材料三:

2017年短视频火热,用户规模的增长和广告主的关注,带动了短视频整体市场规模的提升,2017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57.3亿,同比増长达183.9%。

分析认为,未来1~2年内,短视频平台将开放大量的商业化机会,流量变现带来较大的市场规模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短视频内容营销质量的不断提升,内容变现也将出现较大机会。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00亿。

材料四:

2016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继发布互联网直播、短视频等服务管理规定,为网络视频直播和“网红”的野蛮生长画上了休止符,整个行业进入整改、规范期。网络视频内容监管与规范化不断推进。据 CNNIC报告,政策监管方面,2017年网络直播行业的内容监管力度持续提升,违法违规直播内容治理成效显著:4月,国家网信办首次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关停了18款传播违法违规内容的网络直播类应用;6月底,文化部部署全国29个省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查处工作,对50家主要网络表演经营单位进行集中执法检查。YY直播、龙珠直播、火猫直播等30家内容违规的网络表演平台被查处,12家网络表演平台被关停。至2017年下半年,各网络直播平台的违法违规内容已经明显减少,行业内容规范已经基本形成。

在内容监管方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仅2017年上半年就处理了155部违规的网络原创节目,并且未来将坚决杜绝问题节目以“未删节版”或者“删减内容花絮”的名义在网络上播出,以规范行业内容发展。

(摘编自《网络传播·短视频与直播行业发展趋势观察》)

4.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闲暇无聊的时候,超过半数的快手、抖音用户喜欢使用相关App来消磨时光,表明快手、抖音App受到用户的欢迎。

B.除了QQ、微信外,快手、抖音也颇受青睐,超过三分之一的男女用户更喜欢利用快手、抖音App进行社交聊天。

C.从主要占用时间段来看,无聊闲暇时间段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之间比率差距最小,看电影电视时间段比率差距最大。

D.与女性用户相比,男性用户更喜欢利用快手、抖音App来玩游戏、看新闻资讯,这显示男女用户兴趣关注的不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政府部门,也开始利用短视频平台来做宣传工作,短视频平台将成为未来宣传工作的另一主要阵地。

B.短视频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据预测,2016年到2020年间,每年的资金投入量同比增幅越来越大。

C.短视频平台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再加上流量变现带来较大的市场规模增长,因此,短视频用户将越来越多。

D.网络直播发展迅猛,给很多“草根”提供了一夜成“网红”的机会,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6.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网络短视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母亲的手

庄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这首菩萨蛮,确乎把我梦境皴染出来了。梦境虽属平漠淡远,却是画意诗情,将梦乡装点得不忍醒来。 梦境也常有满天如飘絮的诗句,忽而排成人字雁阵,在萧杀、庄穆、澄澈又复高远的秋空里,冉冉南徂。也多次从梦中踢被跃起,不及揽衣追腾空际,那雁阵却已去远。孤自失落,残阳中,让一声幽怨的雁鸣惊醒。

去年秋匆匆返台一行,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而人物的比重则日复一日增加起来。这真是颇令人惊心动魄的现象,却也是一种颇残酷的事实。试想,你在梦乡方与旧人握手、把酒、高歌、欢言、争辩、漫步过,觉来讶然自己竟身在迢迢万里大海关山之外,其不堪、其酷寂,或非弃梦之痛所可比。近年,人物中的师长、故友、亲友和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实然充沛了。

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到的一切。那手,使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和热。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对子女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少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知道吃不下去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头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加厉害。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的头上,我听见母亲和平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然则,就在那样的岁月中,母亲仍不乏经常兴致高涨的时候。每到此际,她会主动地取出自北平带出来的那管玉屏箫和一枝笛子,吹奏一曲。母亲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冲夜奔》、《游园惊梦》和《春江花月夜》。那双手,如此轻盈跳跃在每个音阶上,却又是那般秀美。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八千里路云和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惟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以母亲的手为线索串起二三事,将母亲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浓缩其中,构思巧妙,意蕴丰厚。

B.文章用第一、第三人称展开叙述,娓娓道来,富含情感,真实而又灵活地反映出母亲在不同时空中的形象特点。

C.文中母亲看到成绩单时颤抖的手与和平的语调这一细节描写,在手态的动与语态的静的对比中体现了母亲愤怒与无奈的心态。

D.本文卒章显志,“至大完美”点化出由母亲的手所传感的伟大的母爱,永恒的人格力量,“从未”突出了母爱的质朴无华。

8.文章前三段对梦境的描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以浓墨重彩借母亲的手以写母亲其人,“手”是理解母亲形象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迟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因平尉迟迥。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开皇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及陈平,晋王欲纳陈主宠姬张丽华。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王甚不悦。及军还,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上幸并州,留颎居守。及上还京,赐缣五千匹,复赐行宫一所,以为庄舍。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帝大笑,时论嘉其有让。时荧惑入太微,犯左执法。术者刘晖私言于颎曰:“天文不利宰相,可修德以禳之。”颎不自安,以晖言奏之,上厚加赏慰。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B.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C.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D.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纳言,古代官职名,职责是宣达帝命。史书记载:“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

B.三军,我国古代指上、中、下或左、中、右或步、车、骑三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不同,亦可用于对军队的统称。

C.幸,文中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幸”有“召幸”与“近幸”之分,前者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后者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D.禳,指消除灾邪。祈禳是佛教最富特色的法术,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欲用禳星术延长自己的寿命,意外失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颎聪明敏捷。高祖在执掌北周大政时,因其能干聪明,擅长军事又多有谋略而重用之。

B.高颎有担当精神。朝廷危急,高颎辞母,仲方辞父,都体现了可贵的忠义与担当精神。

C.高颎深为皇帝倚重。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D.高颎直言敢谏。高颎以妲己祸乱殷商为鉴,劝谏晋王,冒着被晋王记恨的危险斩杀了张丽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

(2)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元诗,完成14~15题。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陈孚

天将暮,雪乱舞,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半梅花半飘柳絮。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江上晚来堪画处,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钓鱼人一蓑归去。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诗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点染了幽深的色彩,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陈诗“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二字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

C.陈诗尾联活现出一个顺适环境的渔翁形象,这与柳宗元《江雪》中“蓑笠翁”的形象不同。

D.两首诗都“诗中有画”,“一蓑”二字增添了画面的纵深之感,寄托了诗人落寞悲凉的情感。

15.两首诗描摹暮雪都很传神,有同工之妙,亦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的人生乐趣与他人不同,自己最爱修身养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音乐演奏的一种特殊效果:虽然中间暂时停顿,但听众仍会沉浸在原来的审美情境中。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人人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人见利而忘义,“_____”这种行为就是失其本心。

(4)郦道元《三峡》中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7~19题。

“美丽中国”愿景是“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国城市建设几十年来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某些扩建的城市新区,缺乏个性和特色。从美学角度深入探究这一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改善提升城市建设,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目标。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 。从南到北1.8万多千米海岸线,海岸城市从南部的海口、三亚到中部的上海、厦门,再到北部的青岛、大连;从东到西,从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起伏的山岭到崎岖的高原,各具特色;长江、黄河、松花江、伊犁河,以及青海湖、洞庭湖等各类水系, ,神州大地, 。然而,城市街区中无论是街道景观、中心广场还是民居建筑,()。其审美效果是,如果只看建筑风貌,人们不知道身处哪一座城市,也不知道城市所在地域,城市就与自然割裂开来。让城市美丽起来,不仅需要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劈山填海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众彩纷呈

B.夷为平地众彩纷呈各有千秋五光十色

C.劈山填海五光十色平分秋色丰富多彩

D.夷为平地丰富多彩平分秋色五光十色

18.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是很难的

B.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很难让人们直观感受到

C.人们很难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

D.都很难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B.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C.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D.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运用、有所建树。

20.下面是某校某班高中毕业十年同学会主持词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高中三年,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今天我们再次光临母校,感到格外亲切。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课堂,聆听先师的教诲,感谢他们当年斧正我们的错误,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看到老师们风采依旧,更是让我们感到欣慰。一日同学三辈亲,这份情缘,我们应当惠存。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曾侯编钟,金缕玉衣,三星堆圆明园,中国文明彰显纷繁富丽。

材料:

引领 稳定 传承

月球车 调结构 斩荆棘 可燃冰 拓道路 扩内需

精准扶贫 量子通信 不忘初心 蛟龙下水 服务三农 砥砺前行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菜根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莎士比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孔子自己有不同的期待。你即将成年,面对将来的不同人生阶段,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请结合材料,任选两三个句子进行思考,把你的想法写给未来的自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解析】原文是“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当作”不是“是”。

2. C【解析】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只是引出话题,不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3. C【解析】A项,条件与结果倒置;B项“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于文无据;D项“只要……就”过于绝对。

4. B【解析】根据材料二,男女性用户利用快手、抖音App进行社交聊天占用时间比为25.4%、31.5%,都没超过三分之一。

5. D【解析】A项原文是“或许将成为”;B项根据材料三,投入比例是越来越小;C项“市场规模的增长”不能推出用户将越来越多的结论。

6. 示例:

有利于拉近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可以丰富网民的精神生活;商业化机会将增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短视频平台良莠不齐,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网红”的野蛮生长,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C【解析】“体现母亲愤怒与无奈的心态”分析错误,不是“无奈”,而是“理智”,母亲望子成龙,又能教子成龙,看似反常的情态表现,恰恰体现了母亲教子的智慧。

8. 示例:

从内容上来说,对梦境中景物及其他人物的描绘烘托了母亲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及热烈的赞美之情,奠定文章的基调。

从结构上来说,由梦境中作者的视线定焦在母亲的那一双巨手之上引出下文对母亲的手的描绘,由梦境转入实写记忆中母亲的手,过渡自然。

从艺术效果上来说,作者在一幅幅写意画式的中国山水的梦幻中,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增强了母爱的传统意蕴。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

9. 示例:

由母亲因我剩饭不知民间疾苦而对我严加惩罚的手,可看出母亲的大勇大义、胸怀阔大的形象特点。

由母亲在寒冻日子洗衣、督导课业,整日为家庭、孩子操劳,纤纤玉手变成结满厚茧的粗糙的手,可看出母亲坚韧刚强、无私奉献的形象特点。

由母亲在艰难岁月中兴致高涨吹奏雅乐,轻盈跳跃在音阶上的秀美的手,可看出母亲富有才情、乐观豁达的形象特点。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注意要结合事件及手的特点来分析母亲形象。

10. D

11. D【解析】“祈禳是佛教最富特色的法术”错误,应为“祈禳是道教最富特色的法术”。

12. B【解析】“都体现了可贵的忠义与担当精神”错误。根据语境,“仲方辞父在山东”的意思是“仲方以父亲在山东为由而推辞”,没有忠义与担当精神,不能与高颎相提并论。

13.(1)当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都因为奢侈放纵而被疏远,所以高祖对高颎更加重视,把他视作心腹重臣。(“疏”“属意”“心膂”各1分,句意2分)

(2)高颎想远远避开权势,上表章请求辞退官位,让给苏威,皇上想成全他让贤的美意,就允许他解除仆射的职位。(“逊位”“成其美”“听”各1分,句意2分)

14. D【解析】陈孚的《江天暮雪》没有落寞悲凉之感。

15. 示例:

两首诗动词使用都很传神。马诗着一“舞”字,陈诗着一“卷”字,写出了风助雪势、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

两首诗都善用比喻状写暮雪之形态。马诗把纷飞的雪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雪乱舞”的景象;陈诗以“玉”喻雪,形象地写出雪的晶莹剔透之态。

陈诗还用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暮雪的美妙。“卷玉花”写出大雪纷扬的动态之美,“汀洲白浩浩”写出雪境静寂之美;“千崖暮如晓”烘托了暮雪所特有的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马诗写的是动景,正面描写。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

16.(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清荣峻茂

17. A【解析】根据“山城、水城、山水脉络”的语境,第一空应填“劈山填海”;排除B、D。“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特色;“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排除C。

18. D【解析】根据上文关联词语“无论……还是”的语境,推知应为“都……”A、C则更换了主语,不连贯。

19. B【解析】病因是语序不当,从逻辑角度讲,D项也可以,但从语段的表达重点来看,研究城市美学的目的还是要提升美学境界,建设美丽中国,最后的落脚点是运用,B项更恰当。

20.答案示例:

“光临”改为“来到(回到)”

“先师”改为“老师”

“斧正”改为“纠正(改正)”

“欣慰”改为“欣喜”

“惠存”改为“珍惜”

【评分细则】每处一分。找出并修改正确后才得分,修改的词语合乎语境即可;指出但修改不合理该处不得分。

21.答案示例:

量子通信,蛟龙下水,可燃冰月球车,中国科技引领世界进步。

精准扶贫,服务三农,调结构扩内需,中国经济稳定世界发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斩荆棘拓道路,中国精神传承万代千秋。

【评分细则】能够按照“中国科技”“中国经济”“中国精神”来正确归类、造句,每点一分,“中国科技”对应“引领”,“中国经济”对应“稳定”,“中国精神”对应“传承”,对应正确,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每点一分。

22.【写作提示】

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出处不同的几句话,第一句强调人的生活节奏要保持适度,既不能太闲,也不能太忙,那就不能虚度,要过得充实,要忙里偷闲;第二句话,取苏轼的词,强调要保持淡然的心境,面对人生中的风雨,从容坦然,要保持乐观豁达;第三句话是梁启超的话,强调好男儿志在四方,人要有大志向,大抱负,要有远见,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要矢志不移,保持前进的方向,直到实现目标为止。第四句话是引用 习 近 平 总 书 记的,强调人要努力奋进,奋勇开拓,乐于奉献,关键词是奋进、开拓、奉献。第五句话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说的,强调人要做自己的主宰者,做自己的主人,凡事要主动,积极争取,不要被动接受。考生在理解上述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期待,抓住其中任两句或三句立意即可。

高考语文整体答题策略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文言文阅读

(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题目 ②作者姓名 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

(3)朗读节奏的划分:以前从没有涉及,但2008年中考很可能会考,尤其是2006年的《考试说明》中已出现了划分朗读节奏的样题。这种题要求考生用“/”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

(4)解释实词的含义。词语解释五大类:通假,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字词。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5)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译句与原句的对应,重点字词务必解释出来。

①注意句式:省略,判断,倒装,反问。

②原则:信、达,雅。直译为主。

③步骤:切,直,补,调,誊。

六不译: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古今义相同的。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www.rule13ltd.com